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政务资讯 > 部门工作
信息类别: 部门工作 公开方式: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:2025-10-23 公开时限: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: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:000014349/2025-04961

以服务为笔,绘执法新篇——浔阳区市场监管局服务型执法赋能豆制品小作坊蝶变

发布日期:2025-10-23 15:01浔阳区委区政府门户网站字号【

清晨的滨江路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,磨浆机的轰鸣伴着醇厚豆香飘远,作坊主们穿着洁净工装不停的忙碌着,很难想象,曾经让人避之不及的“脏乱差”小作坊,如今已是窗明几净、秩序井然,一片规范整洁的豆制品集中加工区拔地而起,这场令人惊喜的“蝶变”,源于服务型执法的春风化雨。

一、从“事后处罚”到“事前服务”,解开作坊主的心结 

“以前总觉得市监局是来‘挑错罚款’的,现在才知道,他们是真心帮我们把生意做规范、做长久!” 说起自己的经营转变,豆制品经营者叶老板感慨不已。

早些年,叶老板的豆腐生意做得颇有规模,特意租下了一处大面积场地扩大生产,却因对证照办理流程不熟悉、合规意识不足,陷入了“无证生产”的困境,最终被浔阳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处罚。“当时又着急又委屈,觉得场地、设备都投进去了,却因为不懂规栽了跟头,”叶老板回忆道。

处罚不是目的,规范经营才是初衷。了解到叶老板的困境后,浔阳区市场监管局主动跳出“事后追责”的传统模式,将“服务”前置:工作人员多次上门,指导叶老板准备证照办理材料、梳理生产流程中的合规要点,最终帮助他顺利拿到合法经营资质,实现了规范生产。更让叶老板意外的是,浔阳区市场监管局在走访中发现,他的场地面积大、基础设施条件好,完全具备集中管理的潜力 —— 而当时辖区内不少豆制品小作坊还挤在菜市场角落或居民楼里,既存在安全隐患,又面临经营局限。于是,工作人员主动牵线搭桥,一方面向叶老板详细讲解集中加工区的规划优势,另一方面逐户对接周边小作坊经营者,耐心介绍规范经营的政策支持。

如今,以叶老板的场地为核心打造的豆制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已顺利运营,共有13家小作坊入驻,曾经的“散乱差”变成了 “整洁规”,叶老板也从“独自经营”变成了 “抱团发展”:“现在不仅自己生意稳了,还能带着邻里一起合规赚钱,这都是市场监管局‘帮一把、引一程’的功劳!”

二、从“生硬说教”到“精准指导”,守住安全的底线

考虑到小作坊经营者多为个体工商户,普遍依赖经验开展生产,对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、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一知半解。浔阳区市场监管局跳出“文件说教”的传统模式,通过通俗化宣传、实操性培训、规范化管理“组合拳”,让豆制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食品安全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。

法规宣传“通俗化”,替代“文件说教”。区市场监管局把《食品安全法》、《江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管理条例》及豆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里的核心要求,提炼成朗朗上口的 “十不准”和“五必须”,张贴在每个作坊显眼位置,让经营者随时能看、随时能学,告别“文件堆里学法规”的窘境。

实操培训“手把手”,补齐“经验短板”。针对部分经营者不会记生产台账、不懂规范加工流程的问题,浔阳区市场监管局深入作坊开展“手把手教学”:从台账如何分类填写、原辅料如何登记,到加工环节的卫生要求、设备如何清洁,工作人员逐环节指导,直到经营者能独立规范操作,真正把“纸上要求”变成“手上功夫”。    

集中管理“规范化”,破解“脏乱差”难题。浔阳区市场监管局将集中加工区科学划分为原料仓库、加工区、成品区,明确各区域功能边界;同时要求对入场小作坊实行“五统一”管理——统一供气,统一供水,统一原辅料溯源,统一原辅料、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,统一清洁消毒,从而实现集中生产、集中排污。如今走进集中加工区,分区清晰、环境整洁,经营者们坦言:“现在生产环境好了,我们安心,消费者也放心。”

三、从“规范达标”到“提质升级”,拓宽发展的路线 

规范生产只是第一步,浔阳区市场监管局没有止步于达标合格,而是主动为作坊主们搭桥铺路。期间多次实地核查,对照食品安全监管标准逐项梳理改造需求与现存困难,结合加工区实际运营情况,针对性提供设施配置优化、操作流程规范、卫生管理强化等靶向性改造建议,为加工区升级明确了方向。另外同步协助加工区系统梳理补贴申报材料,从营业执照到生产记录台账,逐页核对。最终,成功助力该加工区获得 15 万元专项扶持补贴,有效推动加工区硬件设施与管理水平双提升。

如今的豆制品集中加工区,不仅飘着豆香,更透着生机。十几家作坊抱团发展,有的做豆腐,有的做酱干,有的做豆泡,形成了“一站式”豆制品供应链。每当有人问起变化时,叶老板总会指着墙上的“食品安全公示栏”说“你看,市监局帮我们把好了关,以前做豆腐是混口饭吃,现在是干事业,这都是市监局‘帮’出来的。”

一缕豆香,连着民生冷暖,也映照着执法温度。从小作坊到集中区,从求生存到谋发展,浔阳区市场监管局服务型执法不仅守住了食品安全的底线,托起了小微产业发展的上限,也护住了作坊主们的生计线。原来,执法不只是“铁面无私”,更可以“春风化雨”,在法理与情理之间,走出一条为民服务、助企发展的好路子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责任编辑: 信息来源:浔阳市监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