浔阳区:百年老街焕新颜,文旅融合再塑城市名片

一条大中路,半部九江商埠史。大中路兴起于明清,距今已有600年历史,曾被誉为“赣北第一街”。为了让百年老街焕发新活力、重燃烟火气,浔阳区启动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,聚焦文化旅游、老城记忆、休闲娱乐、时尚零售、非遗文创等五大业态,以崭新面貌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的重要文旅地标。
历史与新生:老街改造的“浔阳实践”
九江浔阳区的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,承载着600余年的商贸记忆,曾是“四大米市”“三大茶市”的繁华见证。随着时代变迁,这条百年老街一度沉寂。2023年5月,浔阳区启动街区改造提升工程,以“修旧如旧”为原则,保留巴洛克式建筑装饰与传统吉祥雕塑,对630米核心路段实施外立面修缮、历史建筑加固、市政管网升级等工程,并打造9条特色巷道,重现“中西合璧”的街景风貌,同时融入智能亮化、沉浸式体验等现代元素。改造中,街区注重“烟火气”与历史文脉的平衡。

“我在这里生活居住了50多年,前几年听说这条‘黄金路’要改造,还以为那些老建筑保不住了,没想到最后它们全部留下来,还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,我打心眼里高兴。”居住在大中路的七旬老人高玉成说,不少外地游客到九江,都要到大中路感受一下九江浔阳深厚的历史文化。据了解,改造后,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日均人流量较改造前增长70%,成为浔阳区文旅消费的新引擎。
开街盛况:五一引爆文旅热潮
2024年5月1日,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,为期4天的“开街集市”同步启动。活动涵盖民国风旗袍巡游、沉浸式剧本杀、非遗文创市集、文艺演出等多元形式。游客黄珊珊表示:“这里既能感受九江的历史厚重,又能体验文创和美食,不虚此行。”商户薛东文则感叹:“改造不仅恢复了文化底蕴,更激活了消费活力。”

街区还联动周边庾亮南路、塔岭南路等历史文化景点,形成“浔阳·九点九江”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。夜间灯光秀《浔梦琵琶亭》、水上演出《塔影锁江》等创新项目,将诗词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,延长了消费链条。
业态升级:文化赋能商业新生
为焕发老街活力,浔阳区以“文化+商业+旅游”模式重构业态,引入非遗手作、老字号品牌、智慧商圈等五大主题板块,打造“潮不停流”“童年无际”等四大特色组团。2024年春节,街区举办“浔阳喜市”活动,通过糖画、民俗小吃、非遗展演等重现传统年味,吸引超万人次参与;今年2月,江西省首个“开心麻花”演艺空间落地,成为文化消费新地标。

此外,街区创新“集市经济”与直播电商融合。湓浦社区开设“党建+商圈”共享直播间,助力实体商户转型。宁红茶舍商户余思思表示:“历史底蕴叠加网络赋能,街区人气持续攀升。”
未来蓝图:打造长江文旅黄金带核心
九江市将大中路纳入文旅攻坚重点项目,同步发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三期建设、智慧旅游系统升级等。

未来,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将深化“引客入浔”战略,以“三大攻坚行动”为抓手,整合长江、“两湖”文旅资源,联动庐山、石钟山等景区,拓展国际游轮旅游线路,并启动大中路西段C片区开发,打造全业态沉浸式民国风情商业空间,推动大中路成为九江开埠文化展示厅、市民游客聚集地,再现“千年浔阳”商贸盛景,助力九江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。
从“黄金商铺”的沉寂到“网红打卡地”的崛起,大中路的焕新不仅是城市更新的典范,更是九江文旅融合的缩影。这条老街正以文化为魂、商业为脉,书写着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新篇章,为长江经济带文旅发展注入鲜活力量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首页
政务资讯
政务公开
政务服务
政府数据
政民互动
走进浔阳


